【故事大綱】講一個老頭的遺產攻防戰。
【主要角色】
邦斯舅舅-一個很喜歡收藏骨董字畫的過氣老音樂家,為了吃好吃的到處沾親帶故吃白飯而被「遠親」瞧不起。
施模克-旅居巴黎的德國三流鋼琴家,跟邦斯是難兄難弟。
卡謬索一家-卡謬索先生是法院庭長,是邦斯的遠親,老卡謬索先生第一任太太是邦斯的堂姐。
西卜太太-邦斯和施模克住的地方的門房太太,負責照料兩人的生活起居(當然是有收錢)
【故事摘要】
邦斯舅舅是個音樂家,早年留學義大利的時候,在那裡散盡家產買了一堆藝術品珍藏,對他來說那就是他的一切;說實話,他的藝術鑑賞能力遠超過他的音樂天份,假設他從事古董字畫買賣,大概就不會落得晚年的潦倒。因為年輕時代還算是個有名氣的音樂家,因此常有達官顯要邀起他到家裡吃飯,他也因此養壞了自己的胃口,不是山珍海味他就無法忍受;可是隨著時間的沖刷,還有他自己性格關係,漸漸的他不再那麼受歡迎,就只能變成一個硬攀親戚關係到人家吃飯、連傭人都看不起的老頭。
其實他早有這樣的發現,只是太過貪戀食物,無法覺醒;直到有次被個擔任庭長的遠親晚輩一家欺負,他才決定和些人疏離;而這時候唯一歡迎他的是劇院裡一起工作的德國好友施模克;後來庭長夫妻發現邦斯舅舅怎麼沒來啦(其實是因為有人跟他們說邦斯舅舅送的那隻古董扇價值不斐、他們才又想起老人的「可愛」),才又把老人請了回來。
這家其實有個待嫁的獨生女,好不容易透過邦斯舅舅拉線認識了一個德國年輕人,可是德國人臨陣脫逃,從此這家人又跟邦斯舅舅斷了關係;而對邦斯舅舅和施模克好的門房太太其實也是希望這兩個獨居老人過世以後可以把部分遺產留給她,所以拼了命的照顧他們。
說來說去這些人都是圖謀邦斯舅舅那批市價高達七八十萬法郎的珍品收藏才對他好,只有施模克這個傻愣子是真心愛護著邦斯這個老朋友;邦斯其實也早想過要把自己的收藏偷偷留給施模克,因為他知道只有施模克會好好善待他的收藏。所以這些糟糕的人又開始設局對付施模克和邦斯,甚至邦斯都還沒斷氣,就急急忙忙拉著估價商跑到他們家裡趁火打劫,邦斯舅舅過世了以後還聯手逼迫施模克放棄這些遺產、只用少少的年金就打發掉施模克。
【心得】
巴爾札克真的很壞,把邦斯寫得特醜,而且毫不留情,好像因為他的醜陋、所以邦斯悲慘的遭遇都是活該-也許這也反映了當時巴黎人的價值觀吧,剛開始真的會以為巴爾札克怎麼這麼不要臉,自己也沒多帥還好意思把醜人講成這樣,後來才看懂其實巴爾札克有顆純真高貴的心靈,他是透過自己的筆來控訴當時那些主流人物的以貌取人毫無正直美德的醜態。
施模克這位老好人悲慘的下場大概也是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好人就只能被有錢人和壞人嚇唬玩弄著,儘管邦斯想盡辦法要保住自己的遺產好讓老友日後生活好過些,顯然得他一個人的力量沒辦法和整個可怕的社會機制相抗衡,那個邪惡的社會體系只要能牽扯上好處,什麼卑鄙的漏洞都會有人想鑽。
看完巴爾札克的幾篇小說以後對十九世紀的法國人印象改觀不少,深深體悟到人類其實千百年來都是為了利益在忙碌,不管哪個年代、哪個國家都是;雖然像施模克或者他們劇院裡小職員那樣的好人可能還是有,但實際上,社會還是被那些可怕的人把持...